“七月七,多尼乌,肉矮笔!”一句耳熟能详的凤凰俗语,其意为 农历七月初七,多尼成熟,龙眼也都成熟透了。如今七月七已经过了,凤凰山依旧还有少许的“多尼”。

每个生长在凤凰的人都有这样的童年,在夏末初秋多尼成熟的季节里,和小伙伴们终日游荡在山上,在灌木丛里寻找着多尼的身影,从这个山头,跑到那个山头,乐此不疲。为了多摘一些,甚至把青涩的哆尼也摘进口袋里。

贪恋那比零食更美味的味道,更享受那采摘的乐趣。我们的童年因为多尼而多了一份快乐。

多尼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,成熟的多尼是黑到发紫的。果中有芯,像一条虫子,芯外多籽,真正可食用的果肉并不多,可味道异常甜美。

刚摘下来的哆尼,拉开一条缝,轻轻一挤便可把液体般的的果肉送进嘴里,生津止渴,回味甘甜,连嘴唇牙齿都被这份甜蜜所感染,被染成紫黑色。

多尼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山间野果存在着,它有着许多功能与用途。有着养血止血,涩肠固经的功效,经常作为一味中药入药。汁多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、酸甜适度、果香浓郁、色泽好、污染少的多尼还是一种优良的果酒资源,酿出来的酒拥有着极佳的口感。

Tags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