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鲁迅病故后,朱安和婆婆周老太太没有得到鲁迅的任何遗产,只是住着鲁迅在北平西三条21号买的小四合院,平时靠周作人和许广平各出一半生活费度日,而鲁迅的版权许广平又找朱安要走代理。
在婆婆周老太太健在的时候,朱安的生活跟随周老太太生活,经济上当然不成问题。可是周老太太病故后,朱安的生活突然变得艰难了,虽然周老太太命二儿子周作人把原来给她的生活费转给朱安,可是战争年代物价飞涨,这点钱已经是杯水车薪,根本不够朱安的生活。
作为嫂子的朱安怎好意思让周作人给她涨钱当生活费,而她丈夫鲁迅早和周作人断交了。另外,自从1941年12月,许广平以入狱和邮路不通为名不给朱安寄钱了。这时的朱安线月前,许广平已经两年多没有给朱安寄钱了,没有工作和收入的朱安的积蓄已经花完,实在是无钱度日,已经到了喝稀粥吃咸菜的地步了。
无奈之下,朱安准备卖掉鲁迅留在北平房子里的藏书。可是还没有等她卖掉鲁迅的藏书,远在上海的许广平和鲁迅的学生就知道消息了。他们还真是灵通!
许广平自然不同意,她托律师在申报上发声明,内容如下:“鲁迅先生终身从事文化事业,死后举国哀悼,故其一切遗物,应由我全体家属妥为保存,以备国人纪念。况就法律言,遗产在未分割之前为公同共有物,不得单独处分,否则不能生效。如鲁迅先生在北平家属确有私擅出售遗产事实,广平等绝不承认。”
而鲁迅的学生千里迢迢地从北平跑到上海阻止朱安卖鲁迅藏书。朱安仅能得到的鲁迅遗产就是在她家里放的藏书,而这些藏书还不能算是她的,她不可以卖。
既然鲁迅藏书不能卖,那朱安住的房子能不能卖?卖掉北京的房子,回到绍兴老家买个房子,利用两地的房价差,朱安就可以赚到一大笔,而且绍兴的物价一定比北京低很多,生活更容易。
何况绍兴老家还有朱安的娘家亲友。这样看来,卖掉北京的房子,回到绍兴老家应该是朱安最好的养老方法。
可是这个想法是好,可是实现不了。朱安住的房子也是鲁迅的遗物,只要是鲁迅的遗物都不可以卖。如果朱安敢卖掉鲁迅在北京的房子,恐怕许广平更不会同意。
这样说来,朱安的生活很是凄凉,鲁迅留下的钱财她得不到,她住的鲁迅房子和鲁迅房里的藏书也不属于她,她只有使用权,没有变卖权。那她这个妻子到底得到了什么?等于是一点遗产都没有得到。
朱安嫁给鲁迅还不如嫁给一个普通百姓,如果她嫁给普通百姓,不但丈夫留下的藏书可以卖,就是丈夫买的房子也可以卖。而作为大文豪的妻子,她连丈夫藏书都卖不了,又何况是房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