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鲁迅死后朱安不断收到赠款,债务却高达4000元,她的饭桌吃了什么
中宗朝,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,公元710年,中宗李显被毒害,李唐天下再一次陷入危机,太平公主多谋善断,联合李隆基与上官婉儿,暗中策划,铲除了韦后一系。“太平公主,沉断有谋,则天爱其类己。诛二张,灭韦氏,咸赖其力焉。”
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,是人人皆知的文学大家,新民主主义时期改革第一人。鲁迅有着比许多人都丰富的生平经历,他曾去国外留学,学习了许多西方先进文化。如果不是中国处于转型时期,他本可以做一名优秀的医生。当他看到了中国的现实状况后,不禁由衷呐喊,做医生只是救治人的身体,可当务之急是拯救人的心灵。
于是他果断弃医从文,推动了白话文在中国的发展,帮助更多的国民得到了思想解放。鲁迅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人,可他却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。他的母亲没有征得他的同意,就为他包办婚姻娶了一房太太,名字叫做朱安。鲁迅虽然心里从来没有认可过这位妻子,可也履行了他应承担的赡养责任。
他自由恋爱与许广平结合,这位才是他所承认的太太。朱安侍奉婆婆一生,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丈夫的爱。鲁迅死后朱安不断收到赠款,债务却高达4000元,那么她的饭桌上到底吃了什么呢?
1936年10月19日,仅有56周岁的鲁迅与世长辞。在上海,鲁迅的仰慕者与追随者排了一整条长街,他们都来送鲁迅最后一程。万国公墓数万人送葬,场面非常壮观。远在北平,西三胡同里,一位女士穿着黑色素服,眼圈含泪,接待着一位位来吊唁的客人。她就是鲁迅的原配妻子——朱安。
第二天,朱安的照片就登上了本地报纸,人们才正式地认识了鲁迅这位原配。众人匆匆来了,众人匆匆又走了。没有人多问一句,以后的生活要怎么办?鲁迅在生前,即使与这位妻子没有感情,可也始终给予他们足额的抚养费,除了生活之外还能留有零用。可鲁迅走了,她们的饭票也没有了。
这两位中老年的寡妇,又该如何活下去呢?茫然之余,朱安想到了那位所谓的妹妹——许广平。朱安没有直接给许广平写信,而是通过三弟周建人转述,希望许广平能带着儿子来北上居住。信中仿佛表明了自己正妻的身份,许广平自然就是二房。不知许广平看了信后有何感想,她委婉地拒绝了婆媳俩的请求。
可明眼人都能瞧出,邀请许广平居住是假,索要赡养费才是真。许广平在妥善处理鲁迅的版税之后,把版税的钱打给了婆媳二人。然而物价疯长,二人又没有不懂的理财,因此这笔钱并没有支撑很长时间。
鲁太太有三个儿子,本应还有两个儿子能给予照料。可二儿子周作人素来同鲁迅夫妇不和,一个月只给15元的零用钱,摆明了没有朱安的那一份儿。三儿子周建人自己本就生活困顿,给不了金钱上的支持。好在各路友人惦念鲁迅的家属,纷纷往这里送钱。有人送100,有人送50。
照理来说,有那么多人的帮助,婆媳二人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。可奇怪的是,钱总是不够花,难为朱安60岁的人,还要颠着小脚跑出去借钱。后来熟人李霁野道出了内情,除了婆媳二人生活之外,家里还顾着两个女仆。友人的孩子出生,朱安还跑去送贺礼。本来就没有经济来源,又有那么多的开支,钱哪儿能够花呢?
金钱一直是鲁太太最挂心的事,直到她逝世前,她还在为着朱安接下来的日子而发愁。鲁迅说朱安不是自己的妻子,是鲁太太的妻子,朱安一生委曲求全,尽心侍奉婆婆,也算是苦了她。鲁太太在临终前,命令二儿子每月给自己的15元零钱不能断,必须按时交到朱安手上。即使是这样,朱安的饭桌上仍是只有水一样稀的稀粥和几块酱萝卜。
周作人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,依旧每个月给大嫂15元抚养费。可物价疯涨,朱安的债务也高达了4000元。周作人无奈给大嫂献计,把大哥鲁迅的藏书卖掉。朱安采纳了她的意见,将售卖藏书的新闻刊登到了报纸上。远在上海的许广平,看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,坐不住了。
许广平视鲁迅的文字如生命一般,她急忙给朱安写信,想要稳定她的情绪。另一方面,她派宋紫佩来北平当说客。看到宋紫佩的到来,朱安终于忍受不住咆哮道,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,可是我也是鲁迅的遗物,你们也要保存保存我啊。这位被封建迫害了一辈子的妇女,终于喊出了自己的心声。
宋紫佩与朱安耐心沟通,向她解释了许广平的不易。在没有拿到生活费的这段期间,许广平被日本宪兵抓进了监狱,她跑遍上海所有的商店邮局,都难以汇兑。这一刻,朱安才意识到,许广平线年初夏,朱安走完了她困顿且失意的人生。她被封建包办所迫害,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。从此,一生都被困在了没有爱的婚姻里,多么令人可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