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 2009 年开始,天津男篮逐渐立足全运舞台,而以天津举办 2017 年全运会为契机,天津篮球又迎来了新的机遇。

2017 年,天津以东道主的身份承办了第十三届全运会。对于主场作战的天津篮球人来说,在家门口举办的这届全运会,又迎来了新的挑战。特别是对于中断了将近 30 年的女子篮球项目,能否借由全运会的契机,将天津女篮重新组建起来,也成为了天津市体育局和篮管中心考虑最多的事情。相比男篮,对于解散已经将近 30 年的女篮来说,球队组建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的,而为了能够赶上在家门口举办的全运会,从 2015 年开始,篮管中心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。不过,对于刚刚起步的天津女篮来说,如何招募人才,也成为了队伍组建过程中面对的最大困难。

2015 年到 2016 年招募球员的时候,人家一提天津有女篮,确实有一种疑问,有一些怀疑。

为了招募人才,我们从北跑到南,最远的球员来自广东,最北端的球员有黑龙江的,也有吉林的,这个跨度是非常大的。而且每一个队员来天津都是费尽周折,要费很多的口舌和解释去引进她们。

作为第一批加入天津女篮的球员,如今,韩紫琪与马卓已经从青涩的篮球小丫,成长为中国女篮国奥队的球员。不过,回想起入队之初的艰辛,一切都还历历在目。‍

有时候我们要一天四练,上午练完下午练,晚上还要进馆投篮。要说她们那么大的孩子,在外头正是玩儿的时候,每天都很快乐。但是在咱们这,她们真的就是每天过得都很枯燥,训练、吃饭、休息,就是为了最后把这个任务完成。所以,孩子们有时练习时就哭了,真是哭着练,教练一定要让她们达到要求,一定要做到,孩子们则很苦、很累,心里可能还有一些委屈。作为我来讲,真是很心疼她们的。

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下,刚刚成军的天津女篮姑娘们进步神速,韩紫琪、马卓两人更是在入队后的第二年,就受到了国青女篮的征召。而在 20‍17‍‍年本土举行的全运会上,天津青年女篮也是不辱使命,取得第 7 名的成绩,这对于刚刚组建不到 3 年的天津女篮项目来说,绝对称得上是历史性突破。女篮教练员们的辛苦付出,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重视,也为天津女篮赢得了良好的口碑。

咱们天津女篮也让全国的女篮界有了一个新的看法、新的认识。我们确实是在发展女篮的事业,把孩子放到天津女篮,确实放心,有希望。包括很多基层教练和给咱推荐过球员的教练也说,下次如果有好队员,还往你们那里送。这主要是因为,当初我们给人家的承诺,确实都兑现了。

与白手起家组建青年女篮不同,面对着时间更紧,任务更重的成年组女篮全运会的比赛任务。当时,天津篮管中心也是与财经大学女篮展开合作,率先实践国家大力倡导的体教结合模式,以大学生球员为班底代表天津成年女篮出战全运会,这也成为了当时全运赛场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
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尝试,因为天津女篮刚恢复的时候,我们不可能马上就组建一个成年女篮队。在那个期间,天津财经大学在全国高校的比赛当中获得过多次的冠军,而且本身实力也不差,当时财经大学那支球队代表天津打了两个赛季的 WCBA 的排位赛,也参加了锦标赛,为天津女篮后期的发展,打下了一定的基础,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。在这里真的非常感谢天津财经大学,对我们天津女篮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
最终,在家门口举办的这届全运会上,主场作战的天津男女篮,不负外界所望。在男、女成年组,青年组四队全线出击的情况下,天津成年男篮在比赛中,接连战胜传统强队新疆与队,最终锁定第 7 名。而全运会第 7 名,也是天津成年男篮在全运会赛场最佳战绩。青年组别,男篮小伙子们同样延续了上一届的良好表现,不但成功从小组中突围,并在此后 5-6 的排位赛中,成功击败队,取得第 5 名,刷新了上一届的最好成绩。

刚刚组建的天津女篮同样不辱使命,成年组与青年组别分别取得第 7 名的成绩,更为重要的是,通过那届全运会,天津女篮的青训体系也得以搭建起来,也为球队冲击十四运打下了基础。

当时间进入到 2021 年,面对陕西全运会,天津篮球人再度迎来新的挑战。失去东道主优势,仅有 7 个晋级正赛的名额,受疫情影响不确定的赛程以及新增的 3 对 3 篮球项目,都让球队在出征此次比赛时,充满困难。

其实当时那段时间,失眠是一种常态,怎么能够把这个队伍融合到一起,而且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出成绩,这是压力的来源。

包括球队人员的配置,到底是打哪年龄段,大女篮、小女篮,同时还要承担三对三的比赛。一共就这么多人,怎么才能去协同作战,在不同战线上完成目标,这个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三人篮球跟五对五完全不一样,比赛一开始,教练员就不能去参与比赛的过程了,不能去执教。所以说,这个要靠大家,就是场上的三个人去执行比赛,包括理解比赛。

尽管赛前天津男篮以哀兵之态出战,但此前三届全运会的细心耕耘,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薪火相传,天津篮球也在陕西时间,迎来收获时刻。天津成年男篮,青年男篮,青年女篮,以及 3 对 3 青年女篮组全部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,抢到一张晋级陕西全运会的门票,这也创造单届全运会天津篮球最多晋级正赛,与此同时,天津篮球也连续四届全运会,都有球队出现在正赛的赛场之上,书写了天津篮球的新篇章。

打完最后一场比赛,队员很高兴,但是作为教练来说,突然间放空了。就是那一瞬间,实际整个人是虚脱的,整个人是软下来的,感觉到自己身体有点承受不住。

从 2009 到 2021,四届全运会,12 年的时间,天津篮球在全运赛场实现了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的突破。12 年的时间,在重重困难面前,天津的篮球人们没有自暴自弃,而是耐下心来细心耕耘,打造属于自己的球员培养体系。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,随着青年才俊的逐渐成长,天津篮球也终于在陕西全运会收获了第一份果实。而这些帮助天津篮球取得历史性突破的球员们,日后也会成为天津男篮、女篮队中的中流砥柱,与此同时,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后备人才不断在青训体系中脱颖而出,进而让天津篮球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。我们也期待着,天津篮球,能够在陕西全运会甚至更远的未来,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。

最可喜的一点,也是最让我最欣慰的一点就是,所有男队教练也好,女队教练也好,这次全运会带队进入决赛的教练,都是我们十一运会直接拼进决赛的那批队员。

从一无所有,然后到现在初具雏形,包括青年队这次又闯进了决赛,这么多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,确实是感慨万万分的。因为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,一点一点地去长大,从组建到成型,确实有很多人的努力。

不光是为了一个全运会,可能更长远的就是队员今后的发展路线。作为教练员,这些都要有考虑。

全运会见证了自己的成长,也是希望自己每一届能有一个新的提高,能承担的更多。

一路走来,包括十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打上 WCBA 联赛,然后经历了两届的全运会,我觉得是收获很多的。这些也离不开领导、领队、教练的付出,我觉得他们也很辛苦。

四届全运会,一晃 16 年的光阴瞬间也就过去了,感觉非常快。总结这四届全运会,我们天津篮球,每一届都有项目能够进入到决赛,也是充分证明我们天津篮球是在稳步发展的阶段。感谢我们各方面的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,也更感谢我们教练团队这么多年的凝心聚力、团结一致、奋勇向前的这种工作状态和精神。

Tags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