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瑞安市继续发挥儿童友好建设先行优势,围绕“六大友好体系”,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,推动逐项工作落地,凝聚起全方位关注、参与儿童友好建设的强大动能,瑞安儿童友好工作被浙江日报头版刊登,形成的瑞安经验获温州市委刘小涛书记批示“值得各地学习”。

一是系统化构建工作体系。建立领导小组例会、领导小组专题会议、问题协调会议等专项会议制度,建立考核考级、清单提示等制度,并专项列入市委“六督联察”内容。建立“3+32”专班模式,创新组建32个单位形成的非集中办公专班,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和协调联动,形成“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社会共建、儿童参与”的共建格局。

二是精准化做深标准研制。2022年,儿领办、妇儿工委牵头联合23个部门编制出台了21项儿童友好政策,其中11项政策为多部门联合发文。创新发布商圈、社区、文化服务设施、研学基地4个建设导则,其中商圈导则为全国之先;制定各类建筑儿童友好空间规划、设施设计建设标准,为全领域、多层面儿童友好建设提供规范性指引与系统性标准。

三是特色化做深主题引领。在打造全国首个儿童寓言馆的基础上,逐步形成瑞安儿童友好城市“文学动漫”主题思路,依托中国儿童文学动漫馆建设、中国儿童文学动漫周活动打响文学动漫国字招牌。2022年瑞安发布官方IP形象“瑞小安”诉说瑞安儿童友好故事,以“动漫友好”为主题参展温州儿童友好城市展示交流活动;在2022年温州文博会上,瑞安也以儿童友好为主题亮相,4天会展人流量总数3万余人。

一是高起点规划重点项目。全速推进6个总投资18.2亿元重点考核项目建设,其中计划投资2.2亿元建设的全国唯一儿童文学动漫馆按照进度进入施工阶段,同步启动明镜公园提升儿童动漫公园建设,扩大瑞安中国儿童文学动漫周永久会址全国影响力。

二是高标准做精试点单元。高标准推进2022年首批22个试点单元建设,逐步摸索出了“一街一品”“一社一品”“一校一品”的特色建设模式,同步提升硬件设施与软性服务,实现对标先进与因地制宜相结合。

三是高品质丰富儿童微空间。撬动共享社·幸福里创建、未来社区建设、数字乡村建设、老旧小区改造与儿童友好的高质量结合,整合各社区现有闲置空间进行适儿化微改造。将包括儿童友好护学路、爱心斑马线、人行道等候区、非机动车道减速区4部分通过儿童标识导视系统进行串联,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儿童友好慢行交通圈。

一是“精准化”助力优学优育。擦亮“学在瑞安”“瑞有安育”两大均衡普惠品牌,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、成立全省首个面向海外侨童的教育宣讲中心等动作亮点纷呈,惠及全市甚至海外儿童,获人民网、中新网等主流媒体点赞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“公民同招”和学前教育公办园摇号录取,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排名居温州首位。新建17家普惠婴幼儿照护机构,千人托位数3.88个,远超省市核定数值。成立儿童生长发育专科联盟和瑞安市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。

二是“多维度”聚焦儿童环境。出台涉案未成年人保护及其他见证工作机制,制定十个“一律”保密规定,建立儿童一站式办案取证保护机制。公安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温州最全、最严的密切接触儿童职业入职审查机制。出台全省首个基层版“女童保护”公益团队协作机制,共同推进宣讲团进校园进村社。成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心,设置亲职教育指导室,累计帮教未成年人160余人。

三是“优质化”落实儿童关爱。开工瑞安市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工程,着力解决孤儿收养、救助、康复问题。创新组建儿童友好社会组织联盟,联合16个社会组织开展21项儿童友好服务项目。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4个,累计筹集资金200万元,资助学生120名,结对困难家庭青少年近5000人次。提升13家儿童康复机构,为704名特殊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与救助。

一是传播儿童“好声音”。制定儿童友好观察组织方案,成立温州首个政协“童参与”儿童社情民意联络点,成立24个儿童观察团,开展40余场观察活动,将部分儿童意见观点提炼吸纳到人大代表建议、政协委员提案。建立儿童友好宣传矩阵,发布儿童友好主题歌和形象IP,成功举办2022年度浙江(瑞安)儿童友好音乐周等重大活动,相关瑞安经验被中国新闻网、浙江日报头版等刊登转发。

二是赋能数字“新亮点”。率全省之先上线浙里办“E童成长”应用,构建“3E+N”数字化体系,为市级平台建设提供了探索经验,并将打造以聚梦、筑梦、圆梦为工作路径的儿童参与特色应用模块。

三是提升产业“品牌化”。依托瑞安童鞋、童装、玩具等传统产业优势,创新建设欣顺童鞋展示厅、儿童箱包展示区等时尚展示基地,赋能产业转型升级。结合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新场景丰富亲子旅游、研学文旅等儿童友好新消费模式,其中曹村研学基地创成省级儿童研学基地。推进儿童友好商圈建设,以吾悦广场为试点,拓展儿童生活、学习、娱乐空间内涵。

Tags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